維持端正姿勢避免彎腰駝背
【中央社記者黃文宗台北二十二日電】  
        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部今天指出,俗語的「膏肓」位置,約在背部兩肩胛骨間,即台語「飯匙骨」內側分佈區域;臨床上,「膏肓痛」多與長期姿勢不良有關,因此,維持端正姿勢、避免彎腰駝背,是遠離膏肓痛的不二法門。

臨床上,長期姿勢不良、彎腰駝背,造成屈肌過度使用族群,例如電腦族,學生,家庭主婦,或長期懸空雙上肢工作者,例如搬運重物工人,廚師及育嬰中的母親等,均為膏肓痛的高危險族群。

臨床發現,越來越多青少年,甚至幼童,因長期閱讀或學習樂器等,也很容易發生膏肓痛。

傷科主治醫師洪正德表示,膏肓痛的病理,以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最普遍;其次為脊椎骨骼結構異常,例如神經根壓迫症等;其他諸如神經炎、其他器官的轉移痛等,例如心肺疾病、膽囊炎等,都會造成膏肓痛。

他表示,膏肓痛發生時,常伴隨頭痛、肩頸疼痛、下背痛等,部分嚴重患者還會併發胸悶欲喘、心悸心慌、耳鳴等症狀。

洪正德說,膏肓痛患者除應尋求醫師診斷治療,平日自我保健尤其重要,例如維持姿勢端正、避免彎腰駝背,適時舒展運動等,保持肌肉不會長期處於緊繃狀態,是遠離膏肓痛的不二法門。 950622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enny  的頭像
    benny

    benny 的部落格

    be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