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為加強大學生英語能力,大學開設全英語教學的課程成為趨勢,不過,學校也表示,全英語教學要有延續性,更需要配套措施,必須先加強教師的英語教學能力,才不會流於只是「把中文翻譯成英文」,學習沒有深度。 全英語教學 台大開了420堂課 台灣大學國際交流中心統計,94學年度全校開設了420門全英語教學的課程,以文學院比率最高達26%;其次是生農學院占13%。台大國際交流中心指出,校方規定,系所只要有外籍學生,就必須開設全英語課程,讓外籍生選修。 政大商學院幾年前創辦國內第一個全英語教學的國企碩士(新聞、網站)班(IM-BA),及大學部英語教學榮譽學程(ETP)。商學院長周行一指出,並非每個校、院、系都適合推動全英語教學,也不應強迫所有課程、所有學生都用英語上課,應視教授、學生英語程度,量力而為,且應多招外籍生,讓他們和本地生住同一宿舍,有更多練習英語的機會。 周行一指出,大學推動全英語教學要有完整配套,如應同時開設提升英語能力課程,並營造說英語的國際化環境;基礎必修課不宜強迫全英語上課,也不應強迫英語不好的老師授課。 金融業選才重英語 周行一說,國內金融業積極國際化,企業來政大選才第一要件就是英文能力,「英文不好,在這行根本混不出名堂」。但他強調,用英語上專業課程,是要訓練學生將來能把英語當「工作語言」,並非把英語當母語,他鼓勵學生讀一本以上英文教科書,他講到某些重要的專業名詞時,仍會視情況用中文翻譯;他講課速度也會放慢,學生只要事先預習課本,上課不致鴨子聽雷,考試過關沒問題。 此外,周行一說,類似經濟、統計、會計等商學院最基礎課程,會同時開中、英文上課,不會耽誤英文不好的學生奠定基礎專業;用英語上課的老師,也是以曾在國外教學或剛返國的教授為主,英語能力沒問題,才不會誤了學生。 清華大學電機系所近年在系主任呂忠津推動下,絕大部分的課程都以英語授課,除了系上的學生外,還有不少外國學生及鄰近的竹科人前往選課。 成大以研究所居多 成功大學94學年上學期有91門、下學期有114門課程,採英語教學,其中研究所為多數,又以土木系所、資訊系所為多,其次是電機、微電子、環境醫學等所。 成大今年新開的創意產學設計研究所、IMBA國際經營管理研究所,所有課程都採全英語上課。成大副教務長方銘川表示,成大早就鼓勵教師以英語授課,去年更推動優質英語學習環境,採1.5倍計算鐘點數優惠獎勵全英語上課。 方銘川說,如有學生對英語上課不習慣,或學習有障礙,會請老師在課後加強個別輔導,而醫學系全英語課程內容,會由老師在網站上公告中文翻譯。他表示,許多碩、博士班學生在小組討論時,也都以英語進行,確實達到「逼」學生學英語的效果。 元智25%課程全英語 元智大學自民國91年實施四分之一課程以英語上課,下學年度起,將「英語檢定」列為全校必修課程。教務長江行全說,各系都有6門專業科目、必修18學分以英語上課,再加上12學分英語課程,共30個學分以英語授課。現在聘任新教師都以英語面試(新聞、網站),聘任過程都已確定有用英語教學的能力。 世新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、前教育部(新聞)國際文教處處長李振清認為,目前國內全英語教學的配套措施不足,不論老師或學生都面對挑戰,越來越多大學教授是「本土博士」,本身英語能力有待提升,還需要大學為老師開辦學程。 全英語應有延續性 李振清認為,台灣中小學師資培育很重視「教材教法」,大學老師這部分能力不足,尤其是英語教學,需要搭配多媒體、資訊科技應用,跳脫照本宣科,台灣全英語教學的概念,卻仍受限「把中文翻譯成英文」的口語英語。 李振清指出,亞洲各國高等教育都逐漸英語化,新加坡國立大學、南韓首爾大學都是由校方為老師規劃一系列課程,從提升老師英語能力著手。 李振清認為,全英語教學應該有「延續性」才有意義,如果學生只是某個年級的某堂課接受全英語教學,對提升英文程度並沒有太大助益。(記者張錦弘、喻文玟、楊德宜、彭芸芳、蔡宗明採訪,上篇) |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