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路上有人問到這首詩與歌,於是發揮奇摩知識的功能,找到這篇網頁放上來,記得張清芳悠揚高亢的民歌聲音,伴隨我們經過很長的年輕求學歲月,是重溫舊夢,或是唸唸這熟悉卻記憶又不怎麼完整的片段,徐志摩不愧是新詩的翹楚。
徐志摩:再別康橋、偶然
如果想票選十首最佳新詩,那麼,徐志摩的〈再別康橋〉一定會名列其中:
輕輕的我走了,
正如我輕輕的來;
我輕輕的招手,
作別西天的雲彩。那河畔的金柳,
是夕陽中的新娘;
波光裡的豔影,
在我的心頭蕩漾。輭泥上的青荇,
油油的在水底招搖;
在康河的柔波裡,
我甘心做一條水草!那榆蔭下的一潭,
不是清泉,是天上虹,
揉碎在浮藻間,
沈澱著彩虹似的夢。尋夢?撐一支長篙,
向青草更青處漫溯,
滿載一船星輝,
在星輝斑斕裡放歌。但我不能放歌,
悄悄是別離的笙簫;
夏蟲也為我沉默,
沉默是今晚的康橋!悄悄的我走了,
正如我悄悄的來;
我揮一揮衣袖,
不帶走一片雲彩。
校園民歌時期,由李達濤譜曲、范廣惠演唱的這首歌,立下了典範。范廣惠歌聲輕柔,在欲語還休和恣意奔想之間,將志摩那股在難捨愁緒中強作瀟灑的矛盾之情,躍然音符間,是膾炙人口的詮釋。
張清芳在 1989 年的校園民歌回顧專輯《留聲(一)》裡,也重唱這首歌。她的詮釋,戲劇性更強,尤其是「在星輝斑斕裡放歌」過渡到「但我不能放歌」的轉折,收放之間拿捏得十分動人。
據張清芳專輯的文案提到:「文學與音樂的結合,是由這首歌開始走向大眾化的,而原主唱者范廣惠卻在歌曲紅透半邊天之後消失無影,使人無限懷念。」是呀,范廣惠也如詩中所說「揮一揮衣袖,不帶走一片雲彩」了,也「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」 ── 和志摩的詩境竟契合如斯!那麼,怎不再為我們多唱一曲「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,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」呢?
偶然 徐志摩
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,
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--
你不必訝異,
更無須歡喜--
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。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,
你有你的,我有我的 方向;
你記得也好,
最好你忘掉,
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!
陳秋霞,蘇州人,香港出生,曾獲第十四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。這首由她作曲及演唱的歌,咬字獨特,嗓音略帶聲樂感,呈現出古典婉約的風韻。
張清芳在 1991 年的校園民歌回顧專輯《留聲(三)》裡,也重唱這首歌。這個版本較具現代感,歌聲、配器、反覆疊詠等都安排得戲劇性十足。我認為,阿芳嗓音清亮高亢,較能表現出志摩那種灑脫浪漫的性情;尤其是在「天空」、「波心」、「歡喜」、「相逢」、「光亮」等字眼上,清澈明亮的阿芳是較為討喜的。
Bravo!
出處:http://william.cswiz.org/blog/archives/2005-04-18/poem-and-song-part2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