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洋學者:王爺出身瘟神、英雄

   
 
「王船祭」是東港東隆宮每三年一次大拜拜的高潮。學者表示,燒王船最初的喻意是希望把不好的東西、疾病抓到王船上用火淨化。
本報資料照片/記者董俊志攝影
 
 

   
 
台灣的王爺廟文化,在民間信仰中,王爺歸為武官,可以負責報應,也會巡視民情,有時一廟還可有多位王爺共治。圖為台南保安宮五府千歲。
記者劉學聖/攝影
 
 
【記者李名揚/台北報導】

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美籍研究員康豹指出,王爺是台灣重要民間信仰,在西南沿海,祀奉王爺的廟比媽祖廟還多;全台灣共有一百卅二個不同姓氏的王爺,祂們的出身,有瘟神、厲鬼,也有英雄。

國科會今年科學季主題為「多樣性台灣」,「宗教多樣性」是其中一個重要主題,昨天由康豹等說明展出內容時,提到他對各地王爺的觀察研究。

曾經撰寫「台灣的王爺信仰」一書,康豹說,王爺是一種尊稱,不是某一個或一種神祇。民間祭拜王爺主要是希望改運,例如東港三年一次的「燒王船」,就是希望王爺麾下的八家將(抓鬼大隊),能把民間不好的東西、疾病,抓到王船上,再用火淨化,就可以把民間的妖魔鬼怪趕走。

康豹說,大多數的王爺是瘟神,所以民間也認同祂的治療能力,一些民間儀式如讓乩童鞭打自己,讓自己痛苦,或是戴上紙做的枷鎖,表示自己是犯人,要公開懺悔,都是希望透過這種過程「贖罪」,治療自己身體或心靈上的疾病,也祈禱瘟神不要再降臨到自己身上。這些治療用的物品,到時都要和王船一起燒掉。

「達文西密碼」一書中,也有自我鞭笞、苦行,康豹說,這是歐洲黑死病造成大災難後,人民用極端方式表現懺悔,和台灣民眾在王爺前贖罪用意相同。

王爺雖不是「司法神」,但也具有司法神的屬性,康豹指出,在中國傳統中,所有的神都可負責報應,王爺算是武官,會巡視民情,有冤屈也可以向王爺告狀,因此王爺也可審案;所有的司法神麾下都有八家將,王爺也有,就是為此。

另外還有一些王爺是從厲鬼、英雄而來,康豹表示,延平郡王鄭成功就是英雄被當成王爺拜的最好例子;至於厲鬼,是因民間寄望某些厲鬼能趕走瘟神,所以才會祭拜。

台灣的王爺廟還有一個特性,就是經常同時祭拜好幾位王爺,例如「五府千歲」。

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林美容表示,台灣早期因開發困難,人力無法完全掌握,民眾有心理需求,尋求超自然依託,所以很容易信奉各種宗教,祭拜對象遍及天、地、神、鬼,所以才有人說台灣「三步一小廟、五步一大廟」,台灣在全球來說,也確實是宗教信仰密度非常高的地區。

【2006/06/28 聯合報】

 @ http://udn.com 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enny  的頭像
    benny

    benny 的部落格

    be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